您好,欢迎访问禹州市中医研究院官网!

医学常识 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 首页 ››  新闻资讯 ››  医学常识

中医眼中的“面红”、“面赤

发布时间:2025-01-24 11:56:00    浏览次数:14329次

       望而知之谓之神”,望诊位居中医四诊之首,可见其重要性。望面更是望诊中重要的一项,由面部可以了解人体脏腑气血的盛衰变化,面部的光彩均是内在的气血外宣而形成的。根据人体先天体质的原因,中医按五行将人分为了五类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类,按五色配五行的归类,“面红”、“面赤”就是火性人、阳盛体质的一种体现。


  “面红”、“面赤”是怎么引起的?


  “夫精明五色者,气之华也,赤欲如白(白色的丝绢)裹朱,不欲如赭”,阳性体质者皮肤较红,如白色的丝娟裹朱砂,红色隐隐散发,而有光泽,此属正常情况,但如果红赤外露过度,便是阳热太盛、阴阳失调的表现,更甚者如代赭石之赤色,无光泽而晦暗,便是心脉将绝的表现,预后不好。


  “面为诸阳之会”,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上行会聚于面部,所以面赤、面红者为阳盛的表现。体内阳热亢盛,血行加速,脉管充盈,代谢加快,除了阳性体质者外,亦多见于发热性疾病、运动后、饮酒、食辛辣食物后或激动、大怒等。